一說到服飾與經濟的關系,很多人可能會聯想到幾個著名的經濟學判斷:經濟越好,女性的裙子越短;經濟越差,口紅銷售越俏。這些嚴謹數據模型下得出的經濟學結論透露著幽默與俏皮。如果跳出經濟短期調整的困擾,用更長時間的經濟視野來觀察服飾,作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服飾,它將會何去何從? 所謂的漢服和漢服經濟模式 當下的服裝經濟,離不開漢服這個現實。其實漢服這類提法是偽命題,就像中醫和西醫之爭的立足點就有問題,精準的表述是傳統服飾和現代服飾。就漢服的概念來說,你說的漢是漢族還是漢朝呢?就像唐裝,唐朝肯定沒有這樣的服裝款式吧,唐人的服裝與當下的唐裝也是相去甚遠,這種糾結并沒有什么實在意義,服裝一直在向前從未后退,服飾一直是各種文化元素的結合體,就像李唐皇室的血統也是個混血的存在。備受推崇的唐裝,布料、設計、工藝、配飾都是現代文明的產物,而所謂的漢服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舉個例子,現代漢語(普通話)拿到漢唐時代去使用,大概率讓人聽不懂,無它,語言順應時代,在不斷演繹和變化中。但毫無疑問,現代漢語是傳統漢語的新時代版本,與傳統漢語一脈相傳,可以溯流窮源。從來沒有一成不變的漢服存在過,哪怕西漢東漢405年,從漢初到漢末,服飾也發生了較多的變化。所以,所謂的漢服,不過是服飾界的復古風,更像是一股小“布爾喬亞風”。 漢服在實用性上存在著很大的缺陷。畢竟傳統的中國服飾是左襟右衽,寬袖長袖,寬腰束帶,長袍及鞋,在行走、開車等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上存在著諸多不便(這也是傳統服飾被現代服飾取代的根本原因)。服飾不僅代表著行為方式、文化藝術、科技工藝等理念,更體現著價值觀世界觀和思想層次。傳統服飾與中國的農業社會慢節奏密切相關,生活的慢節奏般配長袍戲服,當然古代的農夫走卒肯定是短褂勁裝,畢竟揮鋤奔走,需要便捷簡適而不是羈絆繁復。同時,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儒道思想高度契合,道法自然,所以服飾上的寬松成為主流,畢竟寬松才能夠達到道教文化無拘無束的自由狀態,所以傳統服飾過于寬松的衣裳和極其復雜的頭飾,與現代的服飾設計思想完全相反,F代服飾設計的元思想是基于人優先作為個體存在的美學,體現形體、男性肌肉力量、女性柔美線條以及基于人為主角的空間三維立體效果。從整體上來看,無論是內衣外衣,傳統的服飾寬松但又含蓄,現代服飾簡潔又富有張力,這是服裝審美上最大的差異。我們之所以認為唐裝漢服是傳統服飾,也正是基于上述差異。外在形式上的變化,透露著不同的時代氣息,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的漢服不過就是傳統風的復古。 這種復古,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打開了一個完全差異化的全新市場空間,開辟出了一個全新的衣櫥。在你覺得衣服已經夠多的情況下,突然發現了一個需要去填補的完全空白的空間,突然又煥發服飾消費的激情。當前國內成衣市場萎縮,內需不振,漢服等復古風格服飾成為一塊全新的消費增長點。講好漢服故事,必然推動服飾產業擴容。比如,婚慶、生日和成人禮等節日,倡導漢服作為禮服,就像日韓等國的家庭重大活動時經常以傳統服裝盛裝出席。漢服搭配相應的發型發飾、鞋履,若在全國范圍內推而廣之,又是萬億級的純增量市場。同時,發展漢服文化與產業,還能凝聚國家認同,形成文化共識,激發愛國熱情,促進社會穩定和發展。 科技推動的服飾經濟趨勢 在日常服飾越來越便宜的同時,個性化定制成為主流。信息社會科學技術呈現飛躍式的發展,至少從三個方面,深刻地影響并改變了服飾經濟的發展軌跡和市場價格。 首先,成衣市場的生產力進一步提升。成衣生產力的提高,不只是制造環節終端生產率的進步,更是進銷存各環節的信息流和資金流、物流的協同高效,包括設計與市場的契合、設計的人工智能化、工藝與組合等環節的人工智能學習與該專業人工智能的自我認識、自我改進。這種進步的能力和效率,是工業社會所無法想像和無法提供的。隨著信息化的契合度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智能系統面向市場開放成熟的應用,服裝自動化設備的定制與應用將迅速地全面普及。精準裁剪會明顯提升面料的利用率,進一步降低損耗與浪費,推動整體效率的不斷攀升。生產模式的全面轉變,機器換人的多維應用,將淘汰人工拉布、人工裁剪、人工縫紉等一系列容易出錯、容易失控的流程,以機器人作業為主的新流水線將顛覆目前人工為主的傳統生產線作業模式,針線縫紉等將出現無線粘合等全新的生產工藝。在數字化場景下,服裝吊掛流水線實現各種復雜服裝在同一條流水線的分布式并行作業。服裝設計、打樣、排料在軟件系統中實現多場景演示,在秒級的時間內生成海量3D樣板與效果,徹底推倒工業和后工業時代的生產組織體系,再次大幅提升作業生產率。 其次,服裝的銷售模式進一步提升,F代服裝銷售模式也是發展的產物,進入數字化時代,服裝的展示和銷售模式將向集約化、精準化、可視化的模式轉型升級,淘汰現在實體銷售的高成本、高人工、高時延的落后模式。具體來說,個性化定制與數字化生產高度統一,服裝的展示與個人形體數據高度統一,服裝的定單、生產與交付時間高度統一。甚至于現在實體店的展示功能都將被徹底踢出舞臺,在AI繪畫功能全面超越人工繪畫和人類藝術創作的新時代,實體的服裝走秀和服裝模特還有什么存在意義呢?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創建任何背景下的服裝秀,在春天、在野外、在CBD商務樓、在子夜、在你構建的任何場景,按照你的導演,展示你所需要的秀場。通用的3D人體掃描儀,采集精準的個體形體數據;虛擬試衣,三維各角度精細展示,提供前所未有的觀察視角和各種場景的視覺對比。這樣的試衣體驗,是數字化時代的福利與效率。甚至于系統可以向你提供流行趨勢研判,按照你的審美提供設計樣稿,根據你的偏好提供面料與色彩、圖案,通過3D噴繪等工藝,創建一件絕無僅有、獨一無二的個性化服裝。數學模型、計算機算力、互聯網數據挖掘、網絡傳輸速度、超級數據存儲空間,為銷售模式的不斷降本增效提供了技術保障,并將個性化的消費演繹成為普遍的消費模式。 第三,服飾與穿戴式電子產品的結合程度進一步提升。服裝與飾品的材料科學發展,為柔性和隱性電子產品提供了最好的載體,服飾的功能將從傳統的防護性、辨識性、美觀性等古典功能向智能調節、多媒體應用、人體健康監測、安全防護等新技術應用轉型升級,F在火熱的監測手表(手環),完全可以整合到肩帶、鈕扣、襯衫手腕、袖扣、皮帶等服飾產品上來,音響、攝影與帽子、眼鏡的結合,都是未來服飾發展的重要方向。更簡潔更科技更多功能,是服飾在未來生活中的基本定義。 實體服飾店扎堆地開在一起,無非是為了人氣,為了流量,體現經濟體的集聚優勢?墒,與電子商務平臺比,實體的集聚就是笑話。實體的集聚功能集聚多少人,輻射多大的商業區間?電商平臺、電子商務面對的是全國和全球的人氣和流量,對實體店而言是碾壓式的存在,信息時代的集聚優勢對于傳統的地緣優勢,是降維打擊。傳統的服飾本質上是商業審美壓制個性化審美,而現在科技提供了從前端到終末的個性全程主導式服務,只需要告訴人工智能你的想像,人工智能就能實現比你的想像更完美更飽滿的服飾作品。傳統的服飾在穿戴過程中,別人才能看到服飾效果的全貌,自己只能看到穿戴效果的局部,現在3D視角為消費者展現了各種角度和各種背景下的服飾效果,這種體驗和感覺,也是傳統實體商業模式所無法提供的愉悅享受。以ChatGPT為代表的新技術,以人工智能繪畫為代表的新設計,創建了快時尚下的百花齊放,創建了去中心化的美學空間,為我們展示了見所未見的服飾行業前景。 人類社會每一次財富的爆發性增長,都是科技爆發的結果,每一次經濟的騰飛,都源于科技的跨越前進?萍即龠M社會經濟繁榮,也深刻地改變我們的生活和文化。服飾作為社會文化的集大成者,反映的既是生活,也是經濟。 |
GMT+8, 2023-6-22 21:00